安化县,湖南省益阳市辖县,位于资江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带,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常德、桃源相连。
安化古称“梅山”,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章惇始开梅山置县。安化还是中国名茶黑茶的故乡,是湖南茶马古道的起点。
安化是湖南有名的有色金属大县,水能资源大县,林业资源大县,茶叶生产大县,药材产业大县,先后获得“中国厚朴之乡”、“羽毛球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最美小城”、“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胜地”等称号。
历史沿革
战国地理著作《尚书·禹贡》,按自然区域把天下划为九州,以“荆及衡阳惟荆州”,今安化自在荆州之域。
春秋时期,湘境之群蛮与鄂境之荆楚常相争战。至春秋中期,楚国势力扩张至今湘北,战国吴起相楚悼王,始并蛮、越,取得洞庭、苍梧之地,此时湘境大部分并入楚国疆域,今安化当属之。
唐溪茶园
秦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并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今安化属长沙郡。
西汉初,置益阳县(一说秦置),属长沙郡。高祖五年(前202),改长沙郡为国,东汉光武时期改为郡。今安化属荆州长沙郡益阳县。
东汉建安年间,刘备借荆州,长沙郡一度为刘所据,今安化地当属之。三国时期,今安化属吴长沙郡益阳县。太平二年(257),吴分长沙郡为湘东、衡阳二郡,今安化属吴衡阳郡益阳县。
西晋因旧制,今安化属荆州衡阳郡益阳县。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析荆、广二州地置湘州,今安化属湘州衡阳郡益阳县。
南北朝仍沿用晋制,安化隶属关系无变。
隋初,废郡为州,长沙郡改为潭州,隶属荆州,今安化隶荆州潭州益阳县。大业三年(607),复改州为郡,今安化属长沙郡益阳县,仍隶荆州。
唐代,州郡并称,一地二名,长沙郡即潭州,史称潭州长沙郡。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潭州长沙郡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东西两道,今安化属江南西道潭州长沙郡益阳县。
晚唐时,藩镇割据,梅山土著民族起而攻州县,反统治。光启(885—888)年间,梅山“为蛮所据”,不听朝命,不服州统、不为县辖,“不与中国通”。今安化县境史称“梅山蛮地”,经五代至北宋中期无变。
北宋熙宁五年(1072),朝廷遣章惇开梅山置县,六年敕名安化(取归安德化之义),隶荆湖南路潭州长沙郡。县治初设伊溪东启安坪(今东华启安坪),南宋建炎四年(1130),毁于战火,县治迁伊溪西,即今梅城镇。
元世祖分华夏为1个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大德(1297—1307)初年,又分全国为22道,道下置若干路。今安化属湖广行省湖南道潭州路。文宗天历二年(1329),改潭州路为天临路。今安化随之改属湖南道天临路。
明初,改天临路为潭州府。洪武五年(1372),改为长沙府。九年,改湖广行省为湖广布政使司(即湖南省),省下分设四道,今安化县隶湖南省长宝道长沙府。
安化县地势
民国初年,废府保留道,改长宝道为湘江道,今安化属湖南省湘江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撤销道,保留省、县两级,今安化直隶湖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湖南划分9个行政督察区2个市,今安化隶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督察区驻地邵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划10个行政督察区,安化改隶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督察区驻地益阳)。
1949年6月28日,中共安化县工委率人民武装进入县城,宣布安化解放,8月,湖南成立益阳专区,安化属益阳专区。
位置境域
安化位于资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带,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常德、桃源相连。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积第三大的县。
民俗风情
语言
安化县大部分乡镇通用新湘语益阳方言。安化县西部的部分乡镇使用的方言更偏向娄底的老湘语。安化的方言古老而独特,受外来的普通话和西南官话之影响非常小。
梅山文化
安化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据《宋史·梅山峒蛮传》记载:“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区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而梅山居其中。”
梅山处湘中的腹地,崇山峻岭,旷里荒蛮,交通闭塞,苗瑶杂居其间,分为梅山十峒。梅山峒民在那种独特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默默地流传千年,直到宋熙宁五年归皇后才汇入中国文化的江河。梅山文化集中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宗教信仰;二是生活习俗;三是反映梅山峒民的劳动生活,表达思想的文化形式,或称文化载体。独特的民俗风情,是梅山文化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和分配方面,他们过的是一种共同努力,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大家一起打猎,平均分配猎物,只要狩猎或分配猎物在场,哪怕路过巧遇,见人一份,对有功者另有奖赏。
梅山傩戏
旅游资源
安化县自然景观众多,有红岩自然保护区,柘溪省级森林公园,还有奇石如林、奇洞遍布的思游景区,洞中有洞,洞内分层、层层有景的马路溶洞群等。古迹亦多,有安化一中校园保护完好的文庙、武庙;有石人石马、陵墓享堂、御书御撰扁牌一应俱全的陶俦陵园等等。
安化石怪
六步溪
“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化县马路镇(原苍场乡)西北部,总面积12000多亩,是雪峰山北部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有湖南的“西双版纳”之称。区内生态保持良好,自然景观瑰丽多姿,人文景观独具民族特色。保护区保存着大量面积较好的原始阔叶林,有伯乐、香果、银杏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30余种,还有大量野生珍贵保护动物在这里“安居乐业”,其中以云豹为代表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多达16种。保护区常年气候宜人,山石突兀,瀑布奇险,丛林茂密,奇花异草,美不胜收。这里居住着土家族村民,较为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山民保留了土家人的生活习俗,吊脚楼、小背篓随处可见。
九龙池
九龙池位于雪峰山北麓,南与新化县大熊山接壤,海拔1622米,为湘中第一高峰,峰顶有一池,相传黄帝登熊山时,将九座峰峦点化成九条龙,九龙池因此得名。九龙池融人文景观、乡土风情、优美传说于其中,山、水、林浑然天成。九龙池山体整体为冰碛岩结构,被国内外地质学家认定为世界最大冰碛岩拥有地,完好保存了6亿年前的岩石纪录和冰期之后“热室”气候事件的岩石纪录,岩层厚度、规模和岩石质量均堪称“世界之最”。
九龙池冰碛岩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主要包括川岩江、关山峡谷、洞市老街、永锡桥、黄沙坪古茶市、唐家观、陶澍故里等景点。唐家观是整个资江流域713公里中最有宝贵文物价值的古代民俗文化村,是资江流域益阳境内唯一保存下来的古街和古商业码头,被誉为“中国商业发展的活化石”。永锡桥为清光绪年间修建的安化县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木构风雨廊桥,桥长83米,高13米,宽4.2米,桥墩为纯一色石块垒砌而成,巨大鹊木横卧其上,鹊木上便是由34扇木屋互连而成的主体廊桥。洞市老街是一条长达三华里的青石板街,这里曾是“前乡”到“后乡”,安化到新化的必经要道。陶澍陵园为清代两江总督陶澍的长眠之地,建于1840年,总占地面积7560平方米。
湖南茶马古道遗迹——安化思贤桥
在陶澍故里人文风景遍布着仙龙吐珠、风雨迎宾、仙蛙对峙、纱帽传奇、七星闪光、龟蛇戏斗、石龙过江、三公抢印等奇异的自然景观。
安化特产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最早记载见于唐朝,兴盛于宋明清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2008年,安化千两茶和茯砖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安化安化县茶园面积20万亩,茶叶加工企业91家,茶叶加工量3.8万吨,综合产值50亿元。安化县拥有“安化黑茶、白沙溪、怡清源”等3个中国驰名商标,“华莱健、国津、久扬、阿香”等5个湖南省著名商标。
安化擂茶
安化擂茶起于汉、盛于明清的地方擂茶至今在湖南中部以北的安化一带传袭。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安化石头
安化冰碛石其岩层深度、规模和岩层质量均为“世界之最”。产于安化县城资江下游约4公里长河段的水花石。水花石底色呈黄色或灰色,花纹颜色有黄、灰、黑、白等几种,主要有3种纹路:平面图纹、阳雕图纹、阴雕图纹;产于安化县城至江南镇一带的安化资江彩蜡石,石质坚硬,细腻光滑,玉化度极高;颜色艳丽。安化还有冻石、陨石、田黄石、鹅管钟乳石、水草花石、贝壳化石、珊瑚化石等稀有石种。
彩蜡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