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谣的定性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是传谣可能构成的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详细说明:
一般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传播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犯罪行为
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寻衅滋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商品声誉罪、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 战时造谣惑众罪:根据具体情形,传谣可能触犯上述罪名,具体定罪需结合案件详细情况。
传谣的界定
捏造事实:传谣必须是有意识地捏造虚假事实,而不是基于误解或误传。
传播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必须被传播出去,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扰乱公共秩序:这种行为必须扰乱了公共秩序,即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稳定。
传谣的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时:当传谣行为达到情节严重时,行为人将被认定为构成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特定情况下的加重处罚:例如,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综上所述,传谣的定性需要根据具体行为的性质、传播范围、造成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一般传谣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而情节严重时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建议在日常行为中遵守法律法规,不信谣、不传谣,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