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毕竟它关系到我们老年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那么,退休金是怎么计算的呢?工龄又是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呢?其实,这要根据你的年龄段和参保情况来区分。下面,我们就来为你解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1983年到1996年期间,全国范围内分批次推广实施的。这一次的调整完成后,形成了当前的养老保险政策,再没有进行大的调整变动。
在实施养老保险政策之前的工龄是可以视同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实施养老保险政策之后的工龄,要有实际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才行。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将退休人员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50后、60后和部分70后的退休人员
这部分人是在养老保险政策调整前就已经参加工作的,他们的退休金计算公式是:
退休金 = (个人账户存储额 / 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存储额 = 缴费基数 × 8% × 缴费年限 × (1 + 调整系数)
基础养老金 = 缴费年限 × 缴费基数 × 1% × (1 + 调整系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存储额 × 1 / 计发月数
调整系数 = (当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当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率)/ 2
计发月数 = 男性 139,女性 1562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这部分人的退休金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有很大关系,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越高。而缴费年限又与工龄有关,因为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为视同缴费年限。所以,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工龄越长,退休金越高。
- 部分70后和全部80后、90后的退休人员
这部分人是在养老保险政策调整后才参加工作的,他们的退休金计算公式是:
退休金 = (个人账户存储额 / 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存储额 = 缴费基数 × 8% × 缴费年限 × (1 + 调整系数)
基础养老金 = 缴费年限 × 缴费基数 × 1% × (1 + 调整系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存储额 × 1 / 计发月数
调整系数 = (当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当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率)/ 2
计发月数 = 男性 139,女性 1562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这部分人的退休金与个人实际缴费年限有关,而与工龄无关。因为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后的工龄不等于缴费年限,有可能有中断或者欠缴的情况。所以,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工龄长短并不影响退休金。
综上所述,工龄对退休金的影响,要根据你的年龄段和参保情况来区分。如果你是50后、60后或部分70后的退休人员,那么工龄越长,退休金越高。如果你是部分70后或全部80后、90后的退休人员,那么工龄长短并不影响退休金,而是要看你的实际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