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百科 手机版

定金与订金哪个能退,哪个不能退?

   发布时间:2025-03-31 01:34:14


这是一个常见的法律问题,对于合同当事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一般原则是订金可以退,而定金则不能退。然而,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定金也可以返还给相应的当事人。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定金和订金的定义和区别。定金是由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的作为债权的担保的支付款项。而订金则是指买卖双方在订立合同时,由买方向卖方提供的预付款项。在司法实践中,订金一般被视为预付款。

根据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明确规定了定金的数额约定和效力问题。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同时,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这意味着定金的数额应该根据双方的协商达成一致,并遵守法律规定的限制。

►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情况下的定金与订金退还原则

1、订金退还原则:

一般情况下,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订金,无论违约与否,卖方都应退还买方的订金。即使买方违约,卖方也要退还订金给买方。这是因为订金被视为买方的预付款项,买方在交付订金后,即使违约,也有权要求退还。

2、定金退还原则:

定金是一种担保形式,它意味着给付定金的一方在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能失去定金。一般情况下,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对方可以没收定金。这是由于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并且没有约定退还定金的情况下,对方有权要求没收定金。然而,对于以下情况下的定金,可以返还给给付定金的一方:

1)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

2)对方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3)收取定金方不履行合同义务;

4)合同中约定了双倍返还定金的情况。

► 在交付定金时,当事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警惕消费协议中的条款

在签订协议前,应仔细审查消费协议中有关定金退还的条款,特别留意"定金一律不退"等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条款。以免上当受骗。

2、考察商家的信誉和能力

在签订协议和交付定金前,应对商家的信誉和能力进行多方面考察,确保能够按时履行合同义务。

3、将口头承诺写入协议

如果商家在口头上做出承诺,签订协议时必须将其写入协议中,以保留证据。不要因为怕麻烦或顾及面子等原因而不将口头承诺书面化,以免给自己的消费带来隐患。

4、科学理性消费

提倡消费者进行科学、理性消费,避免盲目、冲动消费。在做出定金支付之前,应仔细考虑自己的经济情况、需求和商家的信誉,并确保与商家协商一致,明确各项条款。

► 违约定金的条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迟延履行等违约行为

违约定金的第一个条件是存在迟延履行等违约行为。如果一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方式或质量履行合同义务,即属于违约行为。

2、合同目的落空

第二个条件是因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也就是说,由于违约行为的发生,使得合同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效果。

需要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才能对违约定金进行处罚。

此外,对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或第三人过错导致主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有所不同。如果是由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导致主合同无法履行,不适用定金罚则。而如果是由于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导致主合同无法履行,适用定金罚则。受到定金处罚的一方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