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的胜利,更是当时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根据相关资料介绍,在三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掀起了4次参军高潮,先后有2000万群众报名参军。其中有240万人成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民的支持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何做到让2000万群众报名参军呢?
上图_ 报名参加志愿军
上图_ 广大青年学生踊跃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第一,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全国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工厂民主改革运动,解决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阶层——工人和农民的基本生存权问题,也赢得了工人和农民阶级的一致拥护。
中国自近代有2个占人口绝对大多数,但始终处于被剥削压迫的阶级。一个是工人阶级,一个是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备受资本家压迫剥削和毒打,农民被地主和资本家联合压迫剥削,生活在死亡线上挣扎。而民国当局由于其自身的阶级立场,始终没能解决工人和农民的生存问题。
由于民国当局和工人农民群众阶层的隔阂,底层群众始终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抗战时期,民国当局募兵壮丁1100万,但逃兵至少有500万人。
上图_ 土改运动时公布《土地法》
而人民政府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工人和农民最需要的生存权问题。在农村,人民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彻底终结了中国大地2000多年的封建地主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让广大农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
在城市,工厂单位开展大范围的民主改革,逐渐废除资本家霸占工厂的情况,实现工人对企业的自主管理。工人获得了生存权。
上图_ 老人把卖水的钱存入竹筒,为购买志愿军武器作贡献
新中国人民政府赢得了工人和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是民国当局永远无法比拟的强大政治优势。等到朝鲜战争形势恶化,美军兵临鸭绿江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人民政府提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就得到了全国工农阶层的一致认同。
对于最普通的工人农民而言,抗美援朝保卫新中国的战斗,就是保卫“耕者有其田”胜利果实,保卫幸福生活的战争。旧中国战乱,从清朝后期到民国结束100多年,中国底层百姓从没有过安生的日子。
上图_ 全国劳动模范、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及其小组正在讨论订立支援抗美援朝爱国公约
如今新中国成立,人民群众终于过上了平安的日子,还有了土地。中国广大人民绝不允许美军兵临鸭绿江边进而入侵中国。如果美军将战争强加给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将拿起武器,为保卫刚刚到来的幸福和平生活而战,为保卫已经到手的土地“耕者有其田”而战,为保卫工厂的民主改革成果而战。
正是新中国土地改革和工厂民主改革的得民心,让新中国获得了最广大群众的拥护,为抗美援朝战争2000万群众参军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人心基础。抗美援朝战争是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保卫自己幸福生活和和平的一场战争。
上图_ 湖北武汉市街头的抗美援朝宣传车
第二,开展“三视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国侵略的仇本性,激发全体人民同仇敌忾的决心。
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1950年。这个时期到底有多么的特殊?1945年,中国抗战取得胜利。到1950年也就过去5年的时间。那么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到1年的时刻,以多棱镜观察当时的中国社会就会发现,由于中国抗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的帮助,以及美国军力客观上的强大,中国的多数知识分子有留美经历这些因素的影响。
国内的知识分子阶层和相当多的民众或多或少的存在崇拜喜欢美国,或恐惧美军的情绪。尤其是很多资本家商人、大学老师和基督教徒,亲美思想更加明显。这对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反击美军侵略是非常不利的。
上图_ 抗美援朝的宣传运动
1950年志愿军出兵后不久,中央就发出了时事宣传的指示,让当时的广大人民认清楚正确的国内外时政形势。到1950年11月“仇视、鄙视、蔑视”美国的“三视”教育在全国广泛开展。
从1951年到1954年,光《人民日报》每个月要写20000字的抗美援朝文章。各级单位和政府通过控诉会等方式,以群众在生活中亲历的事实,揭露美国的暴行,树立起仇恨美国侵略者的思想。比如,通过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勾结蒋介石发动内战,美军“沈崇事件”等重大事件,告诉群众“美国亡我之心不死”的现实情况。
上图_ 天津市工商业者举行反美帝示威游行
通过教育,广大群众对美军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的现实情况有了清晰地认识。上海15万群众举行游行,支持抗美援朝。哈尔滨、青岛、西安、武汉等城市也爆发大规模游行,支持抗美援朝。截止到1951年五一节前夕,全国有一半人口参加抗美援朝游行。对美军的仇恨和抗美援朝的观念深入人心,为2000万群众报名参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上图_ 重庆举行反对美帝的游行活动
第三,政府出台各种对志愿军军属,烈士家属的优惠政策,比如给志愿军军属和烈士家属安排工作,帮助军属烈属种田等优惠政策,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让广大青年安心参军,安心在前线杀敌立功。
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对军队官兵军属的照顾帮助就成为稳定军心的重要举措。为了争取战争的早日胜利,各级地方政府广泛开展爱国公约运动中的拥军拥军属活动。广大群众普遍认为,不照顾好军属,对不起前线的志愿军。帮助军属解决好生活和工作的困难。
在城市,各级政府给军属优先介绍工作。无法介绍工作的给提供生活保障,甚至是直接给现金保障。凡是有条件参加工作的军烈属都参加工作。比如在1951年10月,重庆市就组织城区的600多名军烈属参加了包括缝纫工、纺织工在内的各类工种工作。解决军烈属的就业问题。
上图_ 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
在农村,军烈属身边的青年劳动力上前线打仗,家里的土地或面临无人耕种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开展群众代耕军烈属土地的工作。部分地区在代耕工作中严格要求代耕群众坚持按时下种、耕地要精耕细作注重质量、不能荒芜土地、要及时上肥除草。群众代耕的土地,其产能要至少有10%的增长。农村没有劳动能力的军烈属,人民政府给予救济。
而且在生活中,军烈属可以享受很多便利。比如,军烈属到医院,看病挂号优先还能减少费用。当时的高考招生,军烈属的孩子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乘坐交通工具,军烈属有优先买票的权利。这当中的很多优待措施并没有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而结束,而是作为固定的优待军烈属的规章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今天的中高考,军人或烈士的子女就能享受加分。车站买票有“军人优先”的窗口,符合条件的军嫂可以随军等。
政府花真金白银照顾志愿军和解放军的军属、烈士家属,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军人家属的后顾之忧,让前线将士安心杀敌。
上图_ 赴朝参战的马车队
第四,中国基层政府的强大宣传动员体系和中国“解放军--民兵”为结构的国防体制为动员2000万群众参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扎根于最基层乡村和城镇社区的政权组织架构。在武装力量构成方面,新中国的武装力量结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含陆军野战军和技术兵种、海军和空军、地方部队)-民兵”结构。
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承担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拥有现代化的飞机坦克大炮和军舰。地方部队配合解放军野战部队作战。而民兵作为扎根于群众的武装组织,为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承担战时给解放军补充兵员,战争支前,消灭敌特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
上图_ 进行射击训练的民兵
早在抗战时期,广大民兵纷纷响应根据地号召参军支援前线。在民兵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人民军队总兵力从1937的3万人发展到1945年的120万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广大民兵发扬革命战争时期参军参战的光荣传统,积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扎根于城乡的基层政府也通过宣传等方式,积极动员民兵参加志愿军。
有了覆盖全国的基层政府的强大动员和数以千万计的民兵队伍的强大支持,中国就能征召2000万群众参军。这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民兵武装人员。民兵为补充志愿军的兵力缺额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图_ 哈尔滨青年积极报名参军支援抗美援朝
总而言之,政治上的“三视”教育,激发了广大群众对美国侵略军同仇敌忾的斗志。而照顾军烈属,慰问前线将士的运动,解决了前线将士的后顾之忧。在这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参军热潮。
上图_ 欢送子弟参加志愿军
除了58万大中学生参加军队干部学校,城乡基层的广大群众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参军热潮。父亲送儿子、新婚妻子送丈夫参军的感人场面非常多。兄弟争相参军的场面比比皆是。东北地区的群众不愿意再当亡国奴,丹东及其附近的几个县,2天有5800多人报名参军。宽甸县一个新郎叫李大永,新婚第二天就告别新娘参军。辽宁锦州10天内有1000多人报名参军。安图县的一位朝鲜族群众将她的第五个儿子送入志愿军。
上图_ 赴朝参战的人员与亲人道别
山西的老解放区,有的地方没有收到参军通知。90多个村子在没有接到参军通知的情况下,将120多名青年主动送到部队。浙江省2000万人口,有100万人报名参军。南方的很多刚刚完成土改的地方,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抗击侵略保卫祖国。就连大城市上海的一个群众,把4个儿子和1个女婿全部交给部队。
根据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出现了4次参军高潮,先后有2000万群众报名参军。这种参军的热情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当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