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20万vs陈友谅60万(兵力比1:3)
元朝末年(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而进行了一次战略决战,史称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决战以朱元璋的胜利而告终。
鄱阳湖大战是中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水战,前后历时37天,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与舰船之多,战斗程度之激烈,在中国古代水战史上都是空前的。这场战争,为朱元璋统一江南,涤平敌手,进而建立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第九名、牧野之战
周武王4.5万vs商朝17万(兵力比1:3.8)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史称牧野之战。以奴隶、战俘组成的商军和周军在牧野(今新乡市)展开激烈的战斗。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最终以周武王胜利告终。由于帝辛(商纣王)连年征战,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自此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第八名、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4万vs曹操20万(兵力比1:5)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曹操率军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率精军三万沿江上至夏口,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抵御曹军,孙刘联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周瑜用火攻大破曹操。
赤壁之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此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第七名、官渡之战
曹操2万vs袁绍11万(兵力比1:5.5)
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袁绍军队约十一万人,曹操军队约两万人,经过一年多的对峙,最终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官渡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趁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彻底结束了汉末北方群雄割据的局面,为后来曹魏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名、巨鹿之战
项羽5万vs秦军40万(兵力比1:8)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五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
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全歼王离军,并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秦朝最终“二世而亡”。
第五名、淝水之战
东晋8万vs前秦80万(兵力比1:10)
淝水之战是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在淝水的一场战争,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晋军与秦军在淝水对峙。 有人向前秦皇帝苻坚建议后退决战。诸秦将认为阻敌淝水畔比较安全,但苻坚认为后退比较好。然而在秦军后移时,晋军渡水突击。此时有人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秦军阵脚大乱,随后晋军全力出击,大败秦军。
淝水之战不仅让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还使得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只到一百多年后隋朝才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第四名、彭城之战
项羽3万vs刘邦56万(兵力比1:18.6)
彭城之战是楚汉战争中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楚军通过项羽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56万之众,最终以3万之师收复失地,打的刘邦落荒而逃。
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乘项羽攻打齐国之时,率五路诸侯军约计五十六万人进攻项羽大本营彭城,项羽得知消息后自率精骑三万回援彭城。项羽夜间行军,利用拂晓,由西向东反击汉军侧背。早晨开始进攻,与汉军展开大战,中午便大破汉军。刘邦面对项羽骑兵的突然袭击,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自相践踏,乱作一团,大败而归。
彭城之战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第三名、昆阳之战
刘秀1.7万vs王寻、王邑42万(兵力比1:24.7)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公元23年(地皇四年,更始元年),王莽命王寻、王邑率军42万进攻刘秀驻守的昆阳。新军久攻不下,刘秀率领汉军,奋勇反击,一鼓作气打垮了王邑、王寻的部队,斩杀了王寻。新军各部队失去了指挥中枢,立即混乱。这时昆阳城内的汉军看到刘秀等人所率的敢死队取得胜利,也冲出城门,内外夹攻新军,新莽大军迅速土崩瓦解。
昆阳之战引起全国震动,各地豪强纷纷诛杀新朝牧守,改用汉年号,服从更始政令。 不久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第二名、虎牢关之战
李世民3500人vs窦建德10万(兵力比1:28.6)
虎牢关之战是公元620年七月到621年四月的一次重要战役,主要是指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各个击破王世充军窦建德军的一次战役。
在决定天下归属的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将智谋、勇猛、耐心、果断等各种统帅才能发挥到了极至,窦建德率领精锐主力十余万人前来支援王世充,李世民仅用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结果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窦建德战败被俘。随后,洛阳的王世充也被消灭。天下的局势完全转向了对唐军有利的一面。
第一名、逍遥津之战
张辽800人vs孙权10万(兵力比1:125)
逍遥津之战,指的是公元215年,曹魏将领张辽率领八百人迎击东吴的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孙权率领着东吴十万大军包围合肥城。面对包围,张辽亲自带领八百敢死队直陷敌阵,向孙权主阵方向奋勇冲杀,一直冲到了孙权的主帅麾旗之下。孙权大惊,于是便逃向一座较高的山冢,孙权的卫队持着长戟防止曹军冲上来。张辽在山脚下呼喊“孙权出来!一决胜负!”孙权不敢有所举动。
张辽军总共只有八百人,规模庞大的东吴军队把张辽这些敢死队围起来。张辽的军队分别向左向右驱逐围兵,然后径直向前实施“急击”,将东吴的包围圈打开。在张辽与先出的数十人杀出重围之后,余众大声呼喊:“将军要舍弃我们吗?”于是,张辽带领着中期破围的数十人,又杀入了重围,救援余众数百人。终于,东吴军皆披靡溃败,望风而退。
经过此役,张辽威震江东,孙权也被后世戏称为“孙十万”。江东小儿啼哭不肯止者,其父母只要吓唬说:“张辽来了,张辽来了!”孩童就没有敢哭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