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果海粮仓”构筑创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04-09 23:04:00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记者 何雪峰
春日的宿州大地,创新热潮奔涌不息。最近,全球首套9000米沙漠钻机整体移运系统完成试装,将于下个月奔赴中东地区投入作业。这套由宿州德润机械自主研发的“重器”,集成了多项核心专利,向世界展示了“宿州造”的硬实力。宿州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最大的连片水果产区,素有“果海粮仓”之美誉。该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支撑,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科技催化“新农业”
传统产业焕新机
在埇桥区灰古镇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李勇轻划手机屏幕,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水肥药一体机立即沿着预设轨道稳稳行进,均匀喷洒出细密水雾,千亩麦田的管理作业一天内完成。在宿州海璟水产的现代化养殖车间,“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将淡水变成海水,让内陆地区规模化养殖海鱼成为现实。“生产智能化、产品绿色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在线化”的数字农业新模式,正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创新,引领宿州农业高质量发展。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宿州打造了一批农业生产全程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的数字农业工厂和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实现农业生产平台数据全覆盖、环境监测全天候、精准管护全过程、农机作业全自动。该市已建设省级智能化数字农业工厂16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90个,亩均效益提升20%以上;推进“北斗+智能农机”模式,大中型智能植保机械增至1万余台(套),日作业能力跃升至160万亩。“别看这瓜只有两个拳头大,地头批发价每个不下50元。”在砀山县百思农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农人”魏瑾瑾从藤蔓中托起一颗空中生长的“小黄人”西瓜对记者说。该县龙头企业用先进技术重构传统西瓜产业,已形成繁种、育苗、种植、分拣、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在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被称为“种业硅谷”的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加速崛起,南京农业大学大豆育种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等10余家科研院所及种业企业正加紧攻关种业新课题。目前,宿州市共有种子持证企业近170家,位列全省第一;小麦省审品种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辣椒制种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宿州市培育壮大优势种业企业,支持种业‘保、育、繁、推、服’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黄淮海地区最大的种子繁育基地和种子交易中心。”宿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算力赋能“新智造”
新兴产业涌生机
在宿州市云计算产业基地,一栋栋数据中心大楼“构筑”起辐射华东、服务全国的智算产业枢纽。宿州市抢抓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和“东数西算”国家工程实施的契机,建成汴水之畔超算中心、淮海智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三大算力中心,与合肥、芜湖并列为我省三大智算中心城市。去年,宿州智算规模达到2077.8P,居全省前三。在强大的算力支持下,宿州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泗县经济开发区的中恒电喷智能化车间里,AGV机器人与机械臂精准协作,每40秒生产一个汽车零部件。这家汽配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打入本田、博世等国际供应链,近3年来产值连续跃升。宿州市聚焦“5512”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链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拓宽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目前,全市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6个,推动全市3000余家企业入驻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上平台、用平台。今年2月,DeepSeek大模型在宿州市完成本地化部署,实现了“国产模型+国产算力+国产云服务”全链条整合,为制造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生产调度、供应链管理等全流程服务,助力制造大市加速迈进智能绿色制造强市。超前布局“新蓝海”
未来产业抢先机
3月15日,国内最大的“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体工程在宿州完工。两个巨型熔盐储罐可存储1000兆瓦时能量,如同为城市配备了绿色智能“充电宝”,实现清洁能源峰谷调节。“该项目年均可消纳新能源电量1.2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3.2万吨标煤消耗和8.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宿州电厂副总经理倪宏宁说。在“双碳”战略引领下,宿州市加速迈入新型储能、生物质能等未来赛道,超前布局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促进工业与建筑节能、多能互补、智慧能源等综合用能技术应用示范。天空,正在成为宿州新的发展空间。3月28日晚,近千架无人机盘旋宿州上空,这是宿州航空职业学院举办的无人机编队表演。该院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与行业头部企业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平台,探索低空经济在物流、农林、应急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去年12月20日,宿州市政府与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通用机场运营管理、低空智联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接下来,该市将深化与航天科工等知名企业对接,谋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基地。在生命科学领域,宿州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在砀山县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随着数字化设备高效运转,钛合金骨钉、纳米级陶瓷等医疗器械核心零部件有序走下流水线。“我们生产的钛合金骨钉,因其原材料生物兼容性好,植入体内不易产生排异反应,在国际上达到领先水平。”园区工作人员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宿州正加快构建“5+X”未来产业体系:先进材料、生命科学、低碳能源、通用智能、空天信息五大领域聚力突破,未来网络、元宇宙等前沿方向协同发展。这座曾经的传统农业大市,正以“换道超车”的勇气和姿态,实现着从“果海粮仓”到“创新高地”的精彩跨越。《淮南日报》视频版(2025年4月9日)
责编 童飞飞
初审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