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对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走访看到,《办法》中提到的公平秤,已经广泛应用于北京的菜市场当中。商户所用的电子秤也有专人定期检测,确保不会缺斤短两。唯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个别市场的电子秤不太好找,使用也有些不方便。
有秤也有码 多种方式保消费公平
位于芳古路的方庄市场,是周边居民经常光顾的一家综合市场。市场的一层和地下一层是菜市场区域,摊位涵盖了生鲜、蔬果、水产、糕点等多个品类。
市场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无处不在的“公平秤”指示箭头,几乎走上几步就能看见一个。根据箭头的指示,记者在一楼大门附近找到了公平秤,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刚买了糕点的顾客,把东西放在了秤上进行复秤。

“这个怎么用啊?”秤上显示的是东西的重量,但顾客只记得刚才花了多少钱。旁边值班的工作人员帮忙把单价输入到了秤里,顾客看到价格和刚才付的钱一样,满意离去。
记者看到,秤的上方有一个蓝白色的“公平秤”标识,此外还写着管理人员的名字、电话,市场投诉电话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投诉电话。顾客一旦遭遇“缺斤短两”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反馈和投诉。
在菜市场买东西,水产往往是最容易产生“重量争议”的品类。在方庄市场,靠近水产区的位置,还贴上了一张消费提示。上边写道,在购买水产品时,如果需要商家提供切割或去除内脏等加工服务,请顾客监督商家把去除的部分放在一个容器内,并与加工完毕的商品一并称重。这样做,就能从最大限度上减少争议,顾客买东西也更加放心。

记者走访不同菜市场看到,公平秤基本已经成了标配。在海淀区锦绣大地菜市场的果品区、蔬菜区和生鲜区内,就分别有三台公平秤。和方庄市场一样,这家市场也有许多指示箭头,公平秤的位置并不难找。

不仅如此,市场摊贩的电子秤旁,还能看到一个白色的小盒子。这是市场统一给商户们配发的“公平码”,也就是一个500克的砝码。消费者在称量之前,可以先让商户把公平码放在秤上,以验证电子秤是否准确。记者在一处摊位测试了一下,把公平码放在秤盘上,电子秤显示的正是500克。

在水产区和果品区,每个商户还配备了一台黑色的挂钩秤。消费者购物之后,可以就地在挂钩秤上复秤,比找公平秤更加方便。记者购买了0.45公斤的橘子,之后拿旁边的挂钩秤又称了一下,重量分毫不差。

“市场配的‘公平码’是固定砝码,我们在消费者权益日时还在市场做过宣传活动,给不少消费者的手机上贴了‘移动砝码贴’。”锦绣大地市场的监管方、四季青镇市场监管所副所长顾真介绍,“移动砝码贴”就是先称量消费者手机的重量,然后把称量的结果做成标签贴在手机上,这样手机就变成了一个拥有重量的砝码,随手就能放到电子秤上进行验证。
每年都会检 确保电子秤“没做手脚”
除了设置多种方式方便消费者们核验,商户们的电子秤,每年也都会送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以确保量值准确。在海淀区计量检测所,记者就看到了好几个拿着电子秤来送检的商户,检测室的主任王春元,正在对这些秤逐台检定。
“有菜市场送过来的,也有商场超市送过来的,都是消费者买东西时用来计价的秤,事关消费公平。” 只见王春元把大大小小的砝码放到秤上,查看电子秤显示的重量是否准确。电子秤是每年一检,辖区内的电子秤有统一的监管台账,能看到每台电子秤的合格有效期,也能对超期未检的电子秤发出警示。

“您好,我这里有一台秤……”检定过程中,不时还有商户把秤送过来。其中有一台秤,刚放到桌子上,王春元就看出了不对劲。“您这个秤的底盘不平啊。”翻过来一看,秤的底部本来应该有四条圆形的“腿”,但现在只剩下了两条,“这种无法调整到水平位置的秤是肯定过不了检定的,您得联系生产厂家进行维修了。”
之前的社交平台上,有打假博主前往各地市场“打鬼秤”的视频,收获了不少的流量。视频中看到,有的商贩会在秤里装上作弊系统,只要一按键,秤的数值就不准了。为了避免商家对电子秤做手脚,检定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检查秤的铅封是否完好。

“秤在出厂时会自带生产厂家铅封,如果想在秤里装作弊系统,就必须破坏铅封,破坏之后,铅封就装不回去了。”王春元表示,出厂铅封完好的电子秤,基本不存在做手脚的可能。而如果铅封缺失或被破坏,这台秤检定时就会被判定不合格。
电子秤检定完全合格之后,王春元就会拿出一张红色的合格标签,在上边写上合格有效期并贴到秤上。王春元也建议,消费者在购物时,可以先查看电子秤上是否贴有处于有效期内的合格标签,在称重前,也要注意秤的数值是否已归零。最后,还可以到市场的公平秤进行复秤,确保没有缺斤短两的情况发生。

使用不方便 公平秤还得 “更适老”
位于昌平区建材城西路的三旗百汇购物中心是远近闻名的购物市场。5个明亮开阔的大厅里,瓜果蔬菜、水产海鲜、肉禽蛋奶等货品一应俱全,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顾客前来购物。
作为一个有诸多商户的大型购物市场,这里商户的电子计价秤是由市场统一配置的,而且有两种秤,海鲜等水产品商户配备的是防水防锈的吊钩秤,肉禽、水果蔬菜等商户则用的是前后双屏的智能秤。
在每个大厅内,也都配备了公平秤供顾客复秤,但公平秤的位置却不太好找。步入1号大厅,门厅处的墙上张贴有“公平秤设置示意图”,示意图的左下角虽然有“您所在位置”的红星图标,但这个图标却没有出现在具体的指示图中,也就是说,顾客并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在哪儿,也就难以按照这示意图去找公平秤的位置。虽然大厅通道顶上也挂着一些公平秤的方向指示牌,但这里摊位多、通道也多,相互交叉,一转身或者拐个弯,指示方向的牌子就没了,找起来并不容易。

记者走访了5个大厅,发现示意图标识不清的问题普遍存在,有的示意图甚至还把公平秤标错了位置。比如4号大厅,北侧的公平秤标注在了北一门的位置,但实地查看发现,这台公平秤实际位于北三门进口处。
设置了公平秤,关键还得好用。1号厅东一门处的公平秤,因为临近整个市场南门,几乎是市场内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平秤,不断有满载而归的顾客拿购买的货物在此复秤。但大家基本都是过下秤,看看秤上的公斤数差不多,拿起东西就走了。“这怎么看价格啊?”一位大爷把买的4斤葡萄放在公平秤上,想要看下价格,捣鼓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按哪个键,被旁边的老伴催促着赶紧走了。
按照公平秤旁的使用说明,在公平秤上放置商品后,需要手动输入单价。若是称完上个物品,需要先按“清除”键,才能重新输入新的单价。光是这一步,就难倒了不少老年人,“清除”“置零”“功能”……几个按键,让老人有些“傻傻分不清楚”。在记者观察的20位使用公平秤的老人当中,仅有3位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其余几乎都是简单过下秤就作罢。

“麻烦您帮我看下,这个怎么不对?”在4号厅的一处公平秤处,房大妈向记者求助。说她刚买了猪肉,但在1号厅的一台公平秤上称,显示的价格并不对,她去找商家,商家带她在另外一台公平秤上称,价格又显示正确。她还是有些不放心,自己又找了一台公平秤测试。
“输入价格时,还需要多输两个0?”记者替她操作时,房大妈惊奇地问道。原来,在市场里,有两种公平秤,一种体积小些的秤,输入单价时,直接从个位开始,而另一种体积大些的秤,输入时却是从小数点之后开始显示的,所以需要多输入两个0,房大妈不知道这点,就出现了差错。经记者提示,房大妈才发现,一旁的使用说明上也写明了这点。
“两种秤怎么不能统一一下呢?直接输入单价多省事儿啊!市场有公平秤挺好的,买东西放心。但重点还得好用,老年人来买菜的多,这公平秤的使用还得再简单些,更适合我们老年人才好!”房大妈期盼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莫凡,徐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