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历数史上流芳千古的圣贤名家,之所以能做出伟大的成就,背后往往有一位默默付出的母亲,正因如此,才有四大贤母的美誉。可叹在古代,女子地位太低,她们的贤德隐藏在子孙的盛名之下,甚至鲜有名讳。
有感于如今这竞争激烈的快节奏生活下,母亲实在不易做。既要上班工作,又要下班带娃,闲暇之时还要陪孩子辗转各类培训辅导班,真是分身乏术。想来从古至今,为养儿操碎了心的,首先是母亲。
孟母三迁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母亲一生含辛茹苦,誓不改嫁。为了孟子成才,可谓殚精竭虑。
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是战国时期的邹国人。丈夫去世后,她带着孟子住在陵园附近。日子久了,年幼的孟子耳濡目染,模仿出殡的人哭天抢地。孟母一看,这怎么得了!她毅然决然地带着孟子搬到了集市居住。可是没多久,她又发现孟子学着商贩吆喝买卖、讨价还价。她不希望孟子将来成为市侩之人,又克服万难搬到了学堂附近。果然,孟子跟着学堂里的学子,学起了经史子集。孟母深深地意识到,环境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环境,她孤身一人,吃了多少苦可想而知。
年少时的孟子,还不能体会母亲的苦心。他玩心十足,并不专注学业。有一日,孟子不思功课,旷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早退,她很生气,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好不容易织成的布匹剪断了。孟子惶恐地跪在地上请求母亲息怒。孟母痛心疾首地教导他说:“读书就像织布一样。要下得苦工把一丝一缕的线慢慢连成一寸,再日积月累地织成一尺,连成一丈,多少心血才织成一匹有用的布。求学也必须孜孜不倦,勤学苦读,你如果不下苦工、半途而废,就会像被割断的布匹一样成为废物。”孟子醍醐灌顶,深感惭愧。从此奋发读书,终成一代大儒,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称为“亚圣”。孟母三迁,断机教子,这般苦心孤诣,被誉为贤母之首当之无愧。
封坛退鲊
第二位贤母是东晋名将陶侃之母湛氏,她在历史上留下了“截发延宾”“封坛退鲊”的美名。
陶母十六岁时嫁给陶侃的父亲做小妾,不料世事多变,丈夫早亡。她只得凭一己之力养活幼子。尽管家中一贫如洗,她依然坚持供养陶侃读书。她日织麻、夜纺线,一边劳作,一边陪伴陶侃学习。她一生言传身教,用忠厚良善之心为陶侃做出了榜样,使得陶侃日后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
有一次,同郡孝廉范逵路遇大雪,天寒地冻,只得就近借宿在陶侃家。陶侃家中贫寒,无以待客,陶母古道热肠,急中生智剪掉自己的头发,换来一顿饭菜。范逵的马也饿得无力前行,陶母炕上只有一床破草席,可她毫不吝惜,将御寒的草席剁碎喂马。陶母待客之诚使范逵大为感动,这就是成语“截发延宾”的由来。
陶母另一个广为传颂的典故是“封坛退鲊”。陶侃步入仕途后曾在浙江海阳做县吏。有一次,一位下属送了一坛腌鱼给陶侃。陶侃念及乡下的母亲生活清苦,难得吃鱼,他便请托乡亲把这坛腌鱼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并附信一封,其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慈母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她觉得儿子做官管理渔业,以权位所得之便尽孝心,这不是在为她好,反而让她为儿子的操守担心。陶侃愧疚万分,从此一生遵循着母亲的教导:廉洁为官,正直为人。
后人赞誉陶母:后世之为母亲者,如果能像湛氏一样教养其子,则国家何愁没有人材?世间怎能不风清气正?
欧母画荻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原本他的家境尚可,可自从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最后竟沦落到“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境地,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也是一位不让须眉的硬气女子。她一肩挑起养家重担,一边悉心教导欧阳修读书识字和做人处事的道理。
一贫如洗,笔墨纸砚都是奢望,母亲只得在房前铺沙当纸,以芦苇秆作笔教欧阳修识字写字,这便是著名的典故“欧母画荻”。欧阳修家的近邻是姓李的大户人家,被母子俩的精神感动,经常送纸笔和旧书给欧阳修。尽管条件如此艰苦,欧阳修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奋发图强,终于高中进士。
这得来不易的仕途本该加倍珍惜,欧阳修却仗义执言,支持范仲淹的政见,因此被牵连贬职。欧阳修自感愧对母亲的付出,但母亲并没有抱怨儿子不计后果,反而鼓励他:“你为家国大义被贬职,非但不丢人反而让我觉得光彩。咱们过惯了贫寒的生活,这不算什么,只要你志气不衰,我就心满意足了。”
四年过后,范仲淹讨伐西夏,再得重用。范仲淹向朝廷请命,希望欧阳修也能被提拔。欧阳修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谢绝了这番美意。他对母亲坦陈,为了国家社稷甘愿与范仲淹同遭贬谪,却不能和范仲淹一起升迁,否则范公会遭人污蔑结党营私。他的高风亮节,再次得到母亲的支持。有母如此,儿子怎能不顶天立地?
岳母刺字
北宋名将岳飞的母亲姚氏也是心怀国家大义的伟大母亲。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洪水冲走了全部家当。岳飞随父母逃难背井离乡,漂泊到河北。姚氏出身乡野,识字不多,却极有主见且思想开明。她从小就教导岳飞刚直不阿、为国尽忠。岳飞少年时,同村的玩伴商量要去拦路抢劫。岳飞谨记母亲的教导,绝不同流合污,劝阻他们切不可发这不义之财。姚氏得知后深感欣慰。
岳飞十五六岁时,金兵南侵,宋军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要去投军抗辽,临行前,母亲把岳飞叫到跟前说:“国难当头,儿当精忠报国!”她想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时刻铭记在心。
岳飞恭请母亲下针说:“针刺之疼与打仗流血相比微不足道,既然从军就已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母亲既心疼不舍又决绝地刺完这四个掷地有声的大字,又涂上墨水,确保它永不消退。
岳飞的母亲难道不爱自己的儿子吗?忍心送他去赴死?她大义凛然,把那些溺爱孩子,宁愿孩子蝇营狗苟只求传宗接代的母亲比得轻于鸿毛。母亲的鞭策激励,使得岳飞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奇功。他最终成为流芳千古的抗金英雄,为后世敬仰。
这就是古代四位贤母的教子秘方,她们的做法启迪后人,圣贤并非生来高人一等,他们因崇高的母爱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