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百科 手机版

新华时评丨强权难逆公理,人心自有向背——从这场联合国激辩看世界潮流

   发布时间:2025-04-25 22:32:00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题:强权难逆公理,人心自有向背——从这场联合国激辩看世界潮流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近日,中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安理会阿里亚模式会议,吸引了包括安理会成员在内的80多个国家与会。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多数国家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美国的强权政治与贸易霸凌遭到广泛批评与质疑。这一事件如同一面时代的镜子,映照出国际秩序的深刻变革,彰显了人心所向与历史潮流。

在全球面临重重挑战、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中国举办此次会议意义重大,为各国提供了坦诚深入探讨单边主义痼疾的契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单边主义甚嚣尘上,霸凌行径大行其道,严重冲击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公然挑战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侵蚀可持续发展根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

会议的核心议题直指当前最突出的单边主义表现——美国滥施关税。中国代表一针见血指出,美国近期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美国以“对等”“公平”为幌子推行零和博弈,实则将自身利益置于国际公利之上,牺牲他国正当利益以谋取霸权私利。

会上,多国代表明确反对单边加征关税,呼吁维护公平、可预测的多边贸易秩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代表不仅否认单边主义的问题,还为自己的霸权霸凌行为辩解,其孤立对抗的态度显而易见。这场会议清晰地表明,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不得人心,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规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美国的强权与霸凌正使其陷入孤立。

美国执意推行单边关税政策,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肆意侵害他国利益,甚至破坏自己曾经参与建立的规则秩序,根源在于其根深蒂固的霸权逻辑和零和博弈思维。然而,事实一再证明,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仅无法解决美国自身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还会反噬自身,并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严重破坏。这条固守霸权、自私自利的道路,注定越走越窄。

面对美国掀起的贸易霸凌和单边主义逆流,中国挺身而出,果断采取反制措施,并积极利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联合其他国家发出正义之声。中国的立场行动,不只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发展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包括广大中小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更是为了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中方认为,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根本保障。放任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最终损害的是所有国家的利益。

当前的关税之争,远非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关乎全球化未来走向、国际秩序演变方向的深层较量,是两种发展理念和治理哲学的激烈碰撞。世界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往更开放包容的“大路”走,还是退回封闭对抗的“死胡同”?是共同守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规则秩序”,还是任由“丛林法则”和强权政治横行?是让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同繁荣,还是任由少数国家垄断利益、赢者通吃?

面对时代之问,中国的选择清晰而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公道正义的一边。中国的底气定力,来自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与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强大经济动能,来自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真诚欢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包容姿态与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来自中华民族崇尚和平、以信为本,同时在原则问题上不惹事、不怕事、敢于斗争的坚韧品格。正如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所说,真正体现中国力量的是从容应对各种干扰的韧性。中国是理性、强大、可靠的伙伴,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稳定性,更是持久未来的希望。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捍卫者,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不仅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更通过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所倡导的经济全球化,其核心理念在于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体现在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持主权平等原则、促进公平正义、倡导团结合作等多个维度。中国始终坚信,只有通过对话协商而非胁迫对抗,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虽有逆流,终将向前。联合国这场激辩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强权与霸凌违背大势,不得人心。世界各国的前途命运早已紧密相连,唯有坚持多边主义,深化团结合作,践行互利共赢,方能有效应对共同挑战,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历史较量中,时间与道义必定站在坚持多边主义、拥抱合作共赢的一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