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百科 手机版

如何理解、践行白求恩精神?“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这样说|直击见面会

   发布时间:2025-04-22 18:53:00

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

4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三位“白求恩奖章”的获得者参加见面会,分享他们理解的白求恩精神。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离不开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担当作为和无私奉献。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表彰新一批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刘健 摄)

杨世霞是贵州省凯里市碧波镇白秧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20多年间,她跑遍了白秧坪村及周边6个村的每一条乡间小道,了解村民的基本健康状况,做好常见病的诊疗、慢性病随访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杨世霞的理解中,践行白求恩精神,就是扎根农村,默默守护父老乡亲,“因为我知道,那里的乡亲们需要我”。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涛,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为攻克恶性脑胶质瘤奋斗了37年。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大脑功能区精准图谱,建立了脑胶质瘤的多组学数据图谱,发现了促使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基因,在国际上首次命名了这个基因。针对这个基因,他们研发了一个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使这部分患者可以活得更长。

江涛分享自己的感受时表示,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每天主要是与大脑打交道。大脑是人体最精密、最复杂的器官。手术中,毫米偏差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比如失语或者导致运动障碍。“精益求精能更好地体现白求恩精神,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实际是一种尊重生命”。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康复科主管护师邢少云,在麻风病区工作30年,推动了海南全省麻风病防治模式的转变。

邢少云分享自己的经历时介绍,曾经以为一位患者刚住院时双下肢多处溃疡,患者恳请她抱住双腿,“我这腿不能截,我还要上山割橡胶,老妈和女儿还等着我照顾”。邢少云带领着团队运用创疡再生医疗技术,每天换药两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密切观察伤口的病况。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患者的伤口治愈了。

来源:顶端新闻

相关推荐